没有账号?| 马上注册
泰州论坛> 城乡 > 正文
聚焦特色农业发展 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393 0

最爱卓妍

2024/4/9 16:23:20

蔬菜产业

安徽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地形地貌多样,适宜多种蔬菜生产,作为长三角地区重要一员,地理区位和市场优势明显,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菜园子”。近年来,全省蔬菜产业以稳产保供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大力发展现代设施种植,打造蔬菜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全省蔬菜生产供应能力稳步提升,产业转型升级步伐逐步明显加快。

生产布局不断优化。形成了皖北沿淮沿江反季节蔬菜、大中城市郊区绿叶类蔬菜、皖南和大别山区高山蔬菜、沿江沿巢湖水生蔬菜、黄山和九华山旅游区蔬菜等5大特色优势产区,涌现出巢湖中垾番茄、庐江杨柳荸荠、肥东牌坊杭椒、阜南会龙辣椒、太和香椿、界首马铃薯、天长龙岗芡实、舒城蔬菜、和县辣椒、铜陵白姜等各具特色的农产品优势区,蔬菜产业集群效应和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

稳产保供扎实有效。2023年,全省蔬菜播种面积1181万亩,与2018年(978万亩)相比,年均增速3.8%,其中设施蔬菜播种面积464.4万亩,与2021年(418万亩)相比,年均新增播种面积超过20万亩;蔬菜产量2630万吨,与2018年(2118万吨)相比,年均增速4.4%。全省人均蔬菜在田面积6.2厘,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人均10厘,远超城市常住人口人均菜地保有量(不低于3厘)要求;人均蔬菜日产量1177克,约为居民平衡膳食蔬菜需求量(日人均300-500克)的3倍;全省在册的蔬菜应急保供基地3629家,合计年产量286.4万吨,蔬菜的周年化生产、均衡性供应能力不断提高,市场供应保障有力,人均消费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提质增效进程加快。据农业农村部门调度,2023年全省蔬菜全产业链累计产值1637亿元,同比增长15.8%,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近年来,累计建成国家级蔬菜标准园165个、省级蔬菜标准园404个,培育蔬菜产业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28家,以和县蔬菜产业互联网建设为试点初步实现了产前、产中、产后全环节的互联网模式构建,加速推进了蔬菜生产的标准化、设施化、信息化、智能化、品牌化、现代化进程,蔬菜产业由增产导向进一步转向提质导向。

区域合作成效显著。牵头签订《长三角区域一市三省蔬菜产销合作框架协议》,协同创建长三角白菜(食用菌、西甜瓜、花椰菜等)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累计创建蔬菜类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38个,与沪苏浙地区建立了广泛的交流协作机制,区域合作的广度进一步拓展、深度进一步延伸、前景进一步向好。

食用菌产业

近年来,我省扎实推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出台省“十四五”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食用菌产业发展纳入近三年省委一号文件,2023年省委、省政府就食用菌产业发展作出12次批示。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扎实推进落地落实,食用菌产业振兴开局良好,加快发展势头迅猛。

体量规模快速增长。据农业农村部门统计,2023年全省食用菌产量68.8万吨、产值9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5%、35.6%,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主体培育成效显著。全省食用菌产业新型经营主体2460家(种植大户1186家、家庭农场619家、农民合作社397家、农业企业258家),较2022年新增619家,增长33.6%。

招商引资持续发力。全年招商引资项目共101个,其中:已投产项目47个、意向项目4个、在谈项目6个、签约项目9个、在建项目35个,涉及资金49.4亿元。

增收富农效果凸显。全省各地积极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出劳务报酬、股份分红、土地流转、创业创收等灵活多样的联农带农模式。2023年,全省食用菌产业共联农带农8.14万人,人均增收6216.17元。

产业质效明显提升。草腐菌栽培区、木腐菌栽培区、药用菌产业区三大区域布局基本形成,灵芝、桑黄、茯苓、蛹虫草、红托竹荪等一批高附加值珍稀品种独树一帜,规模化、工厂化生产水平快速提升,食用菌品牌建设成果丰硕。

蚕桑产业

我省家蚕、桑树资源丰富,栽桑养蚕历史悠久。近年来,我省紧紧围绕“三稳三提”(稳面积、稳发种、稳产量;提质量、提效益、提竞争力),大力推进蚕桑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

种养规模保持稳定。据农业农村部门统计,2023年,全省桑园面积38.79万亩,发种量38.50万张,鲜茧产量1.9万吨,蚕茧产值10.57亿元,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39.5亿元。

科研创新水平日益提升。以家蚕功能基因研究及种质创制为主要研究方向的“资源昆虫生物学及创新利用”实验室获批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农科院蚕桑所和安徽农业大学选育的家蚕品种“皖蚕8号”“皖珠3号”通过我省审定,“皖蚕6号”通过国家审定。

设施装备条件明显改善。全省新建小蚕共育室6000平方米,养蚕大棚40万平方米。安徽农业大学自主研发的“蚕室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投入应用。岳西县在全省率先开展以机械应用为主的规模化蚕桑种养技术创新和实践探索,建成温控通风养蚕大棚和轻钢标准化大蚕室102个,共7万多平方米。

规模生产经营逐步壮大。全省蚕茧万担县8个、产茧250吨以上的乡镇18个,茧丝绸行业国家级龙头企业2个、省级龙头企业14个、规上企业19个、合作组织355个。

产业品牌创建成效显著。颍上县耿棚镇耿棚社区、潜山市槎水镇中畈村(蚕桑)、金寨县槐树湾乡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耿棚社区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岳西县来榜镇、霍山县与儿街镇(蚕桑)被认定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岳西县蚕茧荣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茶产业

“茶为国饮,徽茶千年。”安徽生态资源丰富,种茶制茶历史悠久,是全国重要的茶叶主产省。近年来,我省把做优做强茶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全力推进茶叶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带动茶区茶农“因茶致富,因茶兴业”。

做好一杯生态茶。抓好源头把控,通过推广生态种植模式和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打造了一批生态示范县、示范园,示范区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100%。加快连续化、标准化、清洁化、数字化加工线升级改造,强化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管理,全省已认证茶叶绿色食品460个,有机农产品271个,地理标志农产品26个,生态优质已成为徽茶“金字招牌”。

打造产业优势区。茶叶是我省十大绿色食品产业之一。近年来,各地围绕打造千亿级茶叶绿色食品产业目标,加强龙头企业培育,加大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科技赋能,加速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了以皖南、皖西为核心,辐射带动沿江的产业布局。2020年,徽茶产业集群成为全国首批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做好增值大文章。聚焦“农头工尾”,开展“双招双引”,推动链条延伸和业态升级,与全国90%以上的新式茶饮商建立合作关系,开发形成了一批“茶+”互联网、文创、旅游等新业态,打造了诸如“冰茶冷萃”“围炉煮茶”等众多喝茶新场景。全省现有茶园300余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超过800亿元。茶产业已成为带动山区产业振兴、农民致富增收的优势产业。

水果产业

近年来,我省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优化水果产业布局、丰富果品结构、打造皖美果品,推动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现代化迈进。

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升级。按照“北调结构、南增面积”的总体思路,积极推进优势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调整。启动了六安“江淮果岭”、砀山“一号梨园”等重大项目,形成了以砀山县、萧县为中心的梨、桃、葡萄生产及加工基地;以合肥市、六安市及沿江地区为主的草莓、桃、蓝莓生产基地;以黄山市为核心的枇杷、柑橘、杨梅常绿水果生产基地。据统计,全省果园面积已达到400余万亩、产量900余万吨。

品种结构日趋丰富多元。多年来通过品种引进、筛选等手段,丰富全省水果品种。目前,全省水果品种有早、中、晚熟,露地和设施,抗寒、耐寒等类型。在梨、桃、葡萄等大宗水果产能提升的基础上,草莓、大樱桃、早熟蓝莓、猕猴桃等适宜于观光采摘的浆果也获得迅猛发展。

皖美果品成为安徽名片。安徽持续加大产业支持政策,培育壮大生产经营主体,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区。打造了诸如怀宁蓝莓、砀山酥梨、长丰草莓、萧县葡萄等一批优秀区域公用品牌、中国驰名商标、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全省果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1362个,有机农产品认证119个,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26个。水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端稳群众餐桌“果盘子”,鼓起果农增收“钱袋子”提供了坚实保障。

中药材产业

安徽地处华东腹地,气候多样,中药材资源门类齐全,蕴藏量丰富,是全国中药材重点产区之一。全省现有中药材品种3578种,居华东地区之首。近年来,我省重点优势区域,在稳定面积的基础上,实施道地药材保护开发工程,形成了以亳州、阜阳为重点的皖北大宗中药材,以六安、安庆为重点的皖西大别山绿色中药材,以黄山、宣城、池州等地为重点的皖南山区特色中药材的产业布局。

打造“十大皖药”品牌。我省先后确定霍山石斛、灵芝、亳白芍、黄精、茯苓、宣木瓜、菊花、丹皮、断血流、桔梗、天麻、太子参、前胡、葛根、百蕊草等15个“十大皖药”品种,建成产业示范基地95个,带动“十大皖药”种植面积达到100余万亩。

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大力推进中药材“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示范推广,建成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亳州市中药材种质资源圃,开展道地中药材高产高效示范整建制创建,加大中药材质量安全追溯。2023年底,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已入驻药企1544家,累计生成溯源码67万个。

推动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全省围绕千亿级中药材绿色食品产业目标,大力开展“双招双引”,努力构建以产业链为主线,供应链和价值链“三链联动、价值齐增”的发展格局。目前,全省已培育涉药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5家,省级龙头企业55家,全产业链产值达到878亿元。
手机二维码 手机二维码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